论坛首页 > 行业新闻 > 那些古文物建筑做加固修缮要申请很多证件才可以动工吗?? +发表新主题
  1. 10 主题
  2. 52 回贴
  3. 90 积分
Ta的主页 发消息
免费获取报价

免费获取方案与报价

免费申请

● 请正确输入手机号方便联系你
● 请放心填写,您的隐私将被严格保密
● 客服将在24小时之内与您联系!
加固之家在线智能报价

加固之家官方微信

回复

那些古文物建筑做加固修缮要申请很多证件才可以动工吗??

发表于 2017-06-27 17:41 查看 3179 回复 5

古文物加固是不是要去什么部门申请才能动工

倒序浏览
5 条评论被过滤    只看该作者 |楼层直达:
  • 冰洁   实习生 发表于 2017-06-28 17:16 1#

    文物保护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

    第 26 号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已经2003年3月17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

    部 长 孙家正

    二○○三年四月一日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文物保护工程,是指对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和其他具有文物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的保护工程。

    第三条 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按照国际、国内公认的准则,保护文物本体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

    第四条 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制定专项的总体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工程应当依据批

    准的规划进行。

    第五条 文物保护工程分为:保养维护工程、抢险加固工程、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迁移工程等。

    (一)保养维护工程,系指针对文物的轻微损害所作的日常性、季节性的养护。

    (二)抢险加固工程,系指文物突发严重危险时,由于时间、技术、经费等条件的限制,不能进行彻底修缮而对文物采取具有可逆性的临时抢险加固措施的工程。

    (三)修缮工程,系指为保护文物本体所必需的结构加固处理和维修,包括结合结构加固而进行的局部复原工程。

    (四)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系指为保护文物而附加安全防护设施的工程。

    (五)迁移工程,系指因保护工作特别需要,并无其他更为有效的手段时所采取的将文物整体或局部搬迁、异地保护的工程。

    第六条 国家文物局负责全国文物保护工程的管理,并组织制定文物保护工程的相关规范、标准和定额。

    第七条 具有法人资格的文物管理或使用单位,包括经国家批准,使用文物保护单位的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宗教组织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为文物保护工程的业主单位。

    第八条 承担文物保护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必须具有国家文物局认定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资质认定办法和分级标准由国家文物局另行制定。

    第九条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主要指立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验收管理。

    第二章 立项与勘察设计

    第十条 文物保护工程按照文物保护单位级别实行分级管理,并按以下规定履行报批程序: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程,以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为申报机关,国家文物局为审批机关。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程以文物所在地的市、县级文物行政部门为申报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为审批机关。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程的申报机关、审批机关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确定。

    第十一条 保养维护工程由文物使用单位列入每年的工作计划和经费预算,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抢险加固工程、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的立项与勘察设计方案按本办法

    第十条的规定履行报批程序。抢险加固工程中确因情况紧急需要即刻实施的,可在实施的同时补报。

    迁移工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条的规定获得批准后,按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报批勘察设计方案。

    第十二条 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原址重建已经全部毁坏的不可移动文物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获得批准后,按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报批勘察设计方案。

    第十三条 工程项目的立项申报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业主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名称;

    (二)拟立项目名称、地点,文物保护单位级别、时代,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公布与执行情况;

    (三)保护工程必要性与实施可能性的技术文件与形象资料(录像或照片);

    (四)经费估算、来源及计划工期安排;

    (五)拟聘请的勘察设计单位名称及资信。

    第十四条 已立项的文物保护工程应当申报勘察、方案设计和施工技术设计文

    件。重大工程要在方案获得批准后,再进行技术设计。

    第十五条 勘察和方案设计文件包括:

    (一)反映文物历史状况、固有特征和损害情况的勘察报告、实测图、照片;

    (二)保护工程方案、设计图及相关技术文件;

    (三)工程设计概算;

    (四)必要时应提供考古勘探发掘资料、材料试验报告书、环境污染情况报告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及勘探报告。

    第十六条 施工技术设计文件包括:

    (一)施工图;

    (二)设计说明书;

    (三)施工图预算;

    (四)相关材料试验报告及检测鉴定结果。

    第三章 施工、监理与验收

    第十七条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和迁移工程实行招投标和工程监理。

    第十八条 重要文物保护工程按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程序报批招标文件及拟选用的施工单位。

    第十九条 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施工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购置的工程材料应当符合文物保护工程质量的要求。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施工,其工作程序为:

    (一)依据设计文件,编制施工方案;

    (二)施工人员进场前要接受文物保护相关知识的培训;

    (三)按文物保护工程的要求作好施工记录和施工统计文件,收集有关文物资料;

    (四)进行质量自检,对工程的隐蔽部分必须与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检验并做好记录;

    (五)提交竣工资料;

    (六)按合同约定负责保修,保修期限自竣工验收之日起计算,除保养维护、抢险加固工程以外,不少于五年。

    第二十条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新的文物、有关资料或其他影响文物保护的重大问题,要立即记录,保护现场,并经原申报机关向原审批机关报告,请示处理办法。 第二十一条 施工过程中如需变更或补充已批准的技术设计,由工程业主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现场洽商,并报原申报机关备案;如需变更已批准的工程项目或方案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必须经原申报机关报审批机关批准。

    第二十二条 文物保护工程应当按工序分阶段验收。重大工程告一段落时,项目的审批机关应当组织或者委托有关单位进行阶段验收。

    第二十三条 工程竣工后,由业主单位会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验评,并提交工程总结报告、竣工报告、竣工图纸、财务决算书及说明等资料,经原申报机关初验合格后报审批机关。项目的审批机关视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成立验收小组或者委托有关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第二十四条 对工程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由业主单位及时组织整改。

    第二十五条 文物保护工程的业主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申报机关和审批机关应当建立有关工程行政、技术和财务文件的档案管理制度。所有工程资料应当立卷存档并归入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

    重要工程应当在验收后三年内发表技术报告。

    篇二: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7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2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3年7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二〇〇二年十月二十八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76号主席令公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一)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 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三) 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五) 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文物认定的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第三条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第四条 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指定保护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刻、壁画、近代现代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属于国家所有。

    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改变而改变。

    下列可移动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一) 中国境内出土的文物,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 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以及其他国家机关、部队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等收藏、保管的文物;

    (三) 国家征集、购买的文物;

    (四)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给国家的文物;

    (五) 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其他文物。

    属于国家所有的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保管、收藏单位的终止或者变更而改变。

    国有文物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

    第六条 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祖传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文物的所有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七条 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

    第八条 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文物保护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承担文物保护工作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文物保护工作。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文物保护,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文物安全。

    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其活动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

    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海关、城乡建设规划部门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法认真履行所承担的保护文物的职责,维护文物管理秩序。

    第十条 国家发展文物保护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

    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的事业性收入,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国家鼓励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文物保护社会基金,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第十一条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国家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文物保护的意识,鼓励文物保护的科学研究,提高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水平。

    第十二条 有下列事迹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国家给予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

    (一) 认真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保护文物成绩显著的;

    (二) 为保护文物与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斗争的;

    (三) 将个人收藏的重要文物捐献给国家或者为文物保护事业作出捐赠的;

    (四) 发现文物及时上报或者上交,使文物得到保护的;

    (五) 在考古发掘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

    (六) 在文物保护科学技术方面有重要发明创造或者其他重要贡献的;

    (七) 在文物面临破坏危险时,抢救文物有功的;

    (八) 长期从事文物工作,作出显著成绩的。

    第二章 不可移动文物

    第十三条 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在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直接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报国务院核定公布。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报国务院备案。

    市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由设区的市、自治州和县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予以登记并公布。 第十四条 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由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

    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并报国务院备案。

    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专门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十五条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市、县级人民政府划定必要的

    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并区别情况分别设置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管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记录档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不同文物的保护需要,制定文物保护单位和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具体保护措施,并公告施行。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城乡建设规划,应当根据文物保护的需要,事先由城乡建设规划部门会同文物行政部门商定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措施,并纳入规划。

    第十七条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保证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并经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第十八条 根据保护文物的实际需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并予以公布。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

    第十九条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对已有的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应当限期治理。

    第二十条 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

    实施原址保护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确定保护措施,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并将保护措施列入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设计任务书。

    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迁移或者拆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批准前须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得拆除;需要迁移的,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依照前款规定拆除的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具有收藏价值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由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文物收藏单位收藏。

    本条规定的原址保护、迁移、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

    第二十一条 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使用人负责修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有损毁危险,所有人不具备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帮助;所

    有人具备修缮能力而拒不依法履行修缮义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给予抢救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负担。

    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对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应当报登记的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批准。

    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

    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第二十二条 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十三条 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属于国家所有的纪念建筑物或者古建筑,除可以建立博物馆、保管所或者辟为参观游览场所外,如果必须作其他用途的,应当经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征得上一级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其他用途的,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国有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作其他用途的,应当报告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

    第二十四条 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不得转让、抵押。建立博物馆、保管所或者辟为参观游览场所的国有文物保护单位,不得作为企业资产经营。

    第二十五条 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不得转让、抵押给外国人。

    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转让、抵押或者改变用途的,应当根据其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由当地人民政府出资帮助修缮的,应当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

    第二十六条 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动文物。

    对危害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破坏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必要时,对该建筑物、构筑物予以拆迁。

    第三章 考古发掘

    第二十七条 一切考古发掘工作,必须履行报批手续;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应当经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

    地下埋藏的文物,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私自发掘。

    第二十八条 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为了科学研究进行考古发掘,应当提出发掘计划,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考古发掘计划,应当经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在批准或者审核前,应当征求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及其他科研机构和有关


    回复 举报

  • Jon   实习生 发表于 2017-07-04 15:27 2#

    楼上是学法律的吗?惊呆了

    回复 举报

  • 151****5042   实习生 发表于 2019-04-23 09:07 3#

    需文物修缮资质。

    回复 举报

  • 151****5042   实习生 发表于 2019-04-23 09:10 4#

    上面总结很全面。

    回复 举报

  • 135****3244   实习生 发表于 2021-03-14 21:45 5#

    ok

    回复 举报

回复帖子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微信扫一扫
关注加固之家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 2024 jiaguhome.com 加固之家 保留所有权利
加固之家 版权所有 2024 © 粤ICP备16006909号-1
加固之家提醒您